2014年河北旅游收入達2561.49億元
2014年,全省旅游業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緊密圍繞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轉型升級為主線,著力在景區品質提升、激發市場活力、擴大旅游消費、完善公共服務等方面實現重點突破,全省旅游經濟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全年全省接待海內外游客3.15億人次,旅游總消費額達到2561.49億元,分別比2013年增長16.2%和27.4%,為全省實現科學發展、綠色崛起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高規格召開全省旅游業發展電視電話會議
省委、省政府組織召開了全省旅游業發展電視電話會議,提出要進一步加強對旅游業發展的組織領導和政策支持,深化旅游改革開放,加快建設國內外知名旅游精品景區和精品線路,不斷提高旅游管理服務水平,打造河北旅游升級版,為實現綠色崛起、建設美麗河北作出新貢獻;圍繞叫響旅游品牌、優化發展環境、推動協同發展、提升發展活力以及深化旅游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提出明確要求;就打造精品旅游景區線路、推動京津冀協調發展、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完善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創新旅游宣傳營銷、提升旅游管理服務水平等方面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為全省旅游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二、扎實推進旅游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
2014年,秦皇島市繼續深化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圍繞旅游綜合協調、旅游聯合執法、旅游行業自律和旅游產業用地等方面進行了旅游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建立新型旅游營銷模式,實現了由景區各自為政促銷向全市統一營銷、由傳統營銷模式向現代營銷、由城市營銷向區域營銷方式的轉變;主動加強與相關部門和產業協調,進一步深化旅游產業融合,催生了鄉村旅游、文化旅游、滑雪旅游等新業態,拓展旅游發展新空間。全省旅游業形成了以創新增活力、以改革促發展的良好局面。
三、加快京津冀旅游協同發展步伐
聯合京津兩地旅游部門組織召開了三次旅游協同發展工作會議,確定了協調機制一體化、市場營銷一體化、管理服務一體化、規劃布局一體化的“四個一體化”具體舉措。通過了啟動京津冀交界處道路旅游交通標志牌建設等六個具體工作對接方案,將京津冀旅游協同發展推進到“加速對接、務實操作”的新階段;成立“京津冀旅游合作發展聯盟”,包裝推出一批區域旅游精品線路;建立“河北旅游北京營銷中心”,累計向我省輸送京津游客30萬人次;推廣發行超過10萬份“京津冀旅游通”和“京津冀自駕車旅游護照”;開通西柏坡號、大好河山張家口號、正定號、衡水湖號等多趟旅游專列,北京—承德、天津—承德、北京—南戴河、天津—山海關等10多條旅游直通車,共同打造京津冀旅游圈。
四、旅游景區品質全面提升
景區整改提升工作完美收官。堅持問題導向,連續三年實施景區整改提升工程,省級專項資金累計投入2.48億元,引導撬動社會資金39億多元集中攻堅整改,推動全省景區建設邁上新臺階。野三坡、白石山、媧皇宮等一批老景區推陳出新,衡水湖、七步溝、菩提島等一批新景區異軍突起,清東陵、金山嶺長城、廣府古城等一批4A級景區向5A級景區邁進,白鹿
溫泉、萬龍滑雪場、灤州古城、唐津運河等一批復合型休閑度假景區不斷涌現。同時,嚴格標準管理,對15家不達標景區給予行業通報摘牌,景區整改工作經驗在全國推廣。
五、積極拓展入境旅游市場
入境旅游市場,堅持“一國(地)一策”方針,緊緊扭住產品研發包裝、營銷渠道建設、營銷手段創新、激勵政策驅動等關鍵環節,增強營銷效果。赴澳大利亞、新西蘭開展“美麗中國、古老長城”精品線路推廣活動,赴俄羅斯、韓國、中東歐、歐美等國家和地區舉辦“河北旅游推廣周”,全年在境內外重點客源市場組織推廣活動30余批次,發放《河北旅游精品線路冊》20萬份。在波蘭、臺灣等地設立河北旅游推廣中心。借助孔子學院向國外青少年宣傳河北旅游,在“學院院刊”投放10個版面河北旅游精品資源廣告,組織100名孔子學院志愿者到我省實地考察。調整完善游客招徠獎勵制度,促成全年開通10余條境外旅游包機航線。此外,首次推出了河北旅游電子商務旗艦館,有省內的564家涉旅企業在線銷售旅游產品。
六、加大央視及京津等地廣告投放力度
組織石家莊、張家口、承德、秦皇島、廊坊、保定、衡水7個設區市及辛集市在央視《朝聞天下》投放河北旅游宣傳片,規模比上年增加一倍;投放頻率由2013年的全年單日30秒擴展為全年每日30秒,時長同比增幅也達一倍。在北京電視臺《請您欣賞》欄目投放河北2分鐘版旅游宣傳片,該欄目在北京臺七個頻道播出,全年播出800分鐘。精心選擇北京客流量大的黃金地段公交候車亭,投放河北旅游燈箱廣告214塊;在北京東城、西城、朝陽、海淀等中心城區和昌平、順義、通州等區域成熟精品社區投放燈箱廣告320塊;圍繞“2014河北旅游惠民特賣季”活動在北京地鐵45座車站布設96個廣告位;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20所高校設置河北旅游廣告40余塊;在天津市公交候車亭設置河北旅游燈箱廣告30塊。這些舉措有效提升了河北旅游在全國及京津地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七、大力整頓規范旅游市場秩序
深入開展旅游市場綜合整治行動,對全省旅行社及重點景區,開展拉網式、高密度檢查,全年出動執法人員1344人次,檢查企業數708個,整改企業385家,依法處罰旅行社15家,有力遏制了旅游市場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在全國率先制定實施了旅行社等級評定地方標準,制定完善11項規章制度和法律文書,試點評定4A級旅行社6家、3A級旅行社4家,實現動態化管理。建立網上違法行為舉報系統,實施出境旅游價格備案制。推進旅游行業標準化建設工作,省內2家旅游企業被列為全國旅游標準化試點單位。
八、強力招商引資,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2014年,河北省旅游業進一步加快結構性重點項目建設,項目總規模和單體規模再創歷史新高,全年完成旅游項目投資350億元。目前,全省在建旅游項目超500個,投資總規模超6500億元,億元以上項目353個。精心編制《旅游投融資指南》,篩選包裝55個重點項目進行重點推介。大力開展網絡招商、以商招商、展會招商,承辦5·18廊坊國際經貿洽談會旅游產業對接會,在上海、北京等地舉辦專題招商活動,加強與國家開發銀行實質合作,全年旅游項目協議引進資金超千億元,引進了港中旅集團、海航旅游集團、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等一批戰略投資商,社會資本占全省旅游總投資的比重達到60%以上。
九、大力實施旅游扶貧工程
圍繞“旅游扶貧助推綠色崛起”,結合河北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實施鄉村旅游富民工程,全省旅游系統先后安排專項資金585萬元,對34個農村面貌改造提升村和12個扶貧攻堅重點村項目予以重點支持。先后評定了6個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和12個示范點。雞鳴驛、周窩和周家莊入圍“2014中國最美村鎮”。此外,加快推進阜平國家旅游扶貧試驗區工作,在公共服務設施、龍頭景區建設和鄉村旅游發展方面給予重點支持。
十、強力推進全省智慧旅游建設
2014年,我省加快推進智慧旅游建設工作。結合全省旅游業發展實際,研究制定了《河北省智慧景區建設指導意見(試行)》,提出了智慧景區建設的框架性要求,引導景區科學、穩妥、積極地推進智慧化建設工作。全年共下撥2000多萬元省級專項資金,用以補貼媧皇宮、野三坡等12家重點景區智慧旅游建設試點工作。秦皇島市旅游局以智慧城市建設為依托,大力發展智慧旅游,先后完善了公眾服務、行業服務和管理服務三大智慧旅游體系建設工作。開設“愛游秦皇島”智慧旅游門戶網站、電子商務平臺、手機APP終端,部分景區已建成電子門禁及電子票務系統,并實現了無線WIFI全覆蓋。
——2014年河北旅游收入達2561.49億元